2024-01-15
极致能效工程及节能工艺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一)引导改造升级
对于能效在标杆水平特别是基准水平以下的企业,积极推广本实施指南、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能效之星”装备产品目录等提出的先进技术装备,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二)加强技术攻关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推动能效已经达到或接近标杆水平的骨干企业,采用先进前沿技术装备谋划建设示范项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集聚发展
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通过上优汰劣、产能置换等方式自愿自主开展本领域兼并重组,集中规划建设规模化、一体化的生产基地,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结构合理、竞争有效、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
(四)加快淘汰落后
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且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通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动其加快退出。
钢铁行业极致能效工程:以能效标杆为切入点,覆盖全行业和全产能的第三大钢铁改造工程(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工程)。围绕极致能效工程,钢协发布“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开展“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有序推动钢铁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在何文波执行会长(书记)推动下,形成三套清单,两个标准和一个数据治理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与实施路径。
三套清单,一是技术清单,也即最佳可适技术清单(BAT);二是能力清单,也即全球范围内“极致能效”相关技术合作伙伴清单;三是政策清单,以国家法规文件、绿色信贷为主的政策清单。供钢铁企业、技术开发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参考。
(一)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
技术简介:以 N₂ 为主要成分的循环气体冷却高温焦炭,气体热载体又将热量传给锅炉的换热面产生高压蒸汽,而循环气体得到冷却。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惰性气体在熄焦系统内不断循环,将焦炭的温度从 1000℃冷却到 250℃以下。与传统中低温干熄焦工艺相比,高温高压干熄焦蒸汽压力提高一倍,温度提高 80℃左右,用于发电可大幅提高发电效率;还可改善焦炭质量、减少炼焦生产熄焦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应用情况:技术在宝钢股份等多家钢铁企业应用。相比传统中温中压干熄焦技术,减少工序能耗5kgce/t-焦。
(二)焦炉炭化室荒煤气回收和压力自动调节技术
技术简介:根据每孔炭化室煤气发生量变化,实时调节桥管水封阀盘的开度,实现整个结焦周期内炭化室压力调节,避免在装煤和结焦初期因炭化室压力过大产生煤气及烟尘外泄,并减少炭化室内荒煤气窜漏至燃烧室,实现装煤烟尘治理和焦炉压力稳定。同时技术可调控压力避免吸入空气造成能耗上升。
应用情况:技术在多家钢铁企业应用。可实现炼焦耗热量降低2%以上,减少炭化室压力波动造成焦炉冒烟、炭化室炉墙窜漏以及烟尘逸散等环境问题,工序能耗下降2~4kgce/t-焦。(赵启瑞 本钢板材能源管理室 )